【晚报亳州】这些资讯值得关注…(11.3)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晚报,晚报亳州!亳州头条客户端陪您一起,两分钟了解今天的重要资讯,敬请关注!

本地新闻

【六百年巨朴的沧桑传奇】在谯城区十河镇十河集,有一棵十里八乡家喻户晓的朴树,当地人称之为“古榆树”。这棵600多岁的巨朴,曾因树冠庞大沉重,树干被一分为二,如今却依然枝繁叶茂,而关于它的那些美丽传说,也流传至今。

详情点击:http://www.bozhou.cn/shehui/p/295428.html

【敬老爱老在行动 志愿服务暖人心】日前,亳州市爱心协会联合市人民医院、“一个人的美发师”志愿服务队及多家医疗机构、公益组织在谯城区谯东镇大寺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村里的40户老年家庭免费理发、义诊,并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品。

详情点击:http://www.bozhou.cn/shehui/p/295427.html

【生意伙伴对簿公堂 法官调解握手言和】“我们又不是赖账不还钱,你至于要起诉吗?”“那你为啥一直不还,我急等着用钱……”近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法庭调解室,淡淡的中药材香里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最终,在法官的调解下,一起经济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详情点击:http://www.bozhou.cn/shehui/p/295426.html

【冬桃尝鲜正当时 村美民富产业兴】金秋好时节,冬桃满园香。在利辛县纪王场乡纪王场社区前纪桥庄的映霜红种植园,一颗颗套着果袋的冬桃缀满枝头,散发着香甜气息,让人垂涎欲滴。种植园负责人纪康康带着村民们正在桃树下忙着摘桃、装筐、运送,不少周边的顾客慕名而来,穿梭在桃园中打卡拍照,体验采摘的乐趣,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种植园负责人纪康康不仅是纪王场社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领头羊”,还是一名社区干部。纪康康从学校毕业之后就回到了家乡,在投身于基层工作的同时,摸索着种起了冬桃树,干出了一番事业,不仅自己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冬桃的市场价格今年比去年还高一点,一级桃批发价格六到七块钱一斤,主要销往合肥、阜阳、南京等地,冬桃耐储藏而且口感好、甜度高,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纪康康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一亩地能栽80棵桃树,一棵桃树能产桃40斤左右,亩产桃能达到3000多斤,现在因为树龄还年轻,还没有到高峰期挂果的时候,高峰期挂果的时候每棵树要收获40到50斤果子,甚至60斤以上。冬桃生长周期是一般桃子的2倍,因此,冬桃更加甜脆爽口,加上错峰上市,冬桃成熟后便订单不断。而且套袋种植和加装防虫板保证了冬桃的品质。眼下,他们通过网销和批发零售的方式,将冬桃销往周边省市。

冬桃种植在施肥、杀虫、套袋、采摘等阶段都需要大量人工,这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我家就是前纪桥庄的,在桃园干活,每个月能挣2000块钱左右,活不重,还可以照顾家庭。”正在桃园里忙活的祝大姐笑着说道。

近年来,纪王场乡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引导群众在产业增收上找出路、做文章、谋发展,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下一步,纪王场乡将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乡村田园综合体发展新路子,以“五彩缤纷,瓜果飘香”为目标,打造本土特色品牌,推进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生态采摘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建设,助推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国内新闻

【安徽省各地采取强校带弱校的长效举措,通过师资交流、智慧课堂、教研联动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城乡手拉手 唱响“优质均衡”发展曲】金秋时节,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学区中心学校热闹非凡,四年级的学生迎来了两位城里来的“支教老师”。

语文教师范慧为他们选讲了《世说新语》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她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独特的诵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数学老师戴毅龙则选讲了数学课《确定位置》。他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实景图与平面图、平面图与平面直角坐标系转换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数形结合的奇妙和数学符号的简约之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详情点击:http://www.bozhou.cn/gngj/p/295445.html

【大国粮仓的安徽实践】随着北方秋种完成、南方稻区收割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江淮粮仓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安徽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全省粮食面积、产量常年位居全国第4位,粮食播种面积连续6年稳定在1.09亿亩以上,产量保持在800亿斤以上,不仅“自给自足”,让6000多万安徽人端稳了饭碗,也是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随着6400多万亩的秋粮迎来了丰收,今年粮食产量将有望再创新高。

详情点击:http://www.bozhou.cn/gngj/p/295446.html

【拿产品留住客户 用实力打开市场——从广交会看中国外贸的韧性与底气】半个月来,在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现场,随处可见展客商忙碌的身影。记者获悉,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幅度提升。而人气足、成交活跃的背后是外贸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深刻洞察,以及在产品创新研发、客户服务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不断突破。业内分析认为,这些都彰显着中国外贸的韧性与底气,是中国外贸在压力中前行的保障。

详情点击:http://www.news.cn/local/2023-11/03/c_1129955359.htm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经长期联合攻关,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突破传统芯片的物理瓶颈,创造性提出光电融合的全新计算框架,并研制出国际首个全模拟光电智能计算芯片(简称ACCEL)。经实测,该芯片在智能视觉目标识别任务方面的算力可达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为超高性能芯片的研发开辟全新路径。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

详情点击:http://www.news.cn/tech/2023-11/03/c_1129955498.htm

明日天气

来源:亳州新闻网、安徽新闻网等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