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伏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力”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11月3日,谯城区五马镇杨楼村后小庄西高速取土坑形成的水塘,打破了以往的平静,打桩机发出声声轰鸣,杨楼村水面光伏项目正式启动。不久后,一排排光伏电板将在水面上成片铺展开来,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

该项目拥有水塘面积50亩,工期为20天,项目完工并网发电后,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五马镇泗合村、丁大楼村的水面光伏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水面光伏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坑塘洼地等地发展光伏绿色清洁能源,走出一条“生态+电力”互融共生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力”。

自谯城区大力实施盘活“老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打造“新三样”(振兴工厂、振兴农场、振兴光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来,五马镇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摸清家底,盘活闲置“三资”,利用废弃敬老院、闲置校舍已建设2座振兴工厂,谋划建设水面振兴光伏项目11个、375亩,谋划建设振兴农场1900亩,“新三样”全部建成运营后,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超千万元,有效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