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谯城区十八里镇始终抓紧群众工作这条主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三个进一步”,进一步促进党建与信访工作深度融合,让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形成依托党建抓信访、依托信访强治理的工作格局,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思想上真正重视。十八里镇坚持把信访工作与其他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定期召开信访工作调度会、积案化解联席会等专题会议,研判全镇信访工作形势,及时优化信访工作方案和信访事项对策;加强驻镇司法部门、镇派出所等部门与镇信访办的联动,组织镇综治中心、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妇联等相关部门,坚持每天对辖区内的15个村(社区)群众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梳理汇总各类矛盾隐患,按照红色、黄色、橙色三个等级进行分类,及时交办各责任单位积极推动解决,夯实信访工作基础。
机制上不断健全。十八里镇健全“乡镇+村(社区)+网格(村民小组)”三级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推行就地化解工作模式。各村(社区)组建包括党员、五老人员、青年志愿者等15人的群众工作队伍,设置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岗,每日确保至少2个“明白人”或“调解员”在岗在位,做到村民诉求有处说、“凡事”有人管。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采取“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上门走访”等形式,每天安排不少于2名班子成员开门接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被动接访”为“主动约访”,通过面对面倾听、心贴心交谈,最大限度推动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2023年以来已摸排各类纠纷130条,基本已全部得到妥善。
责任上层层压实。十八里镇明确信访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实行“一岗双责”。从严落实领导包案机制,坚持定人定案定责,重点人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村书记和包村干部进行责任包保,疑难复杂类型案件人员提级包保,转由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坚持将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困难问题、释法说理等工作情况作为年底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诿扯皮、释法说理不充分以及因履职不到位引发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问题的,严肃处理,有效传导工作压力,树立鲜明工作导向。
(作者:周固礼 编发:亳州新闻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