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民调解室”搬进集镇药材市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说好的来拉货,过去几天了才来,来了就要压价,我肯定不同意啊!”“那是因为这次看到的货跟上次品质不一样!”……近日,中药材销售商马先生与买家郑先生来到亳州高新区十九里派出所警民调解室,让村警和调解员给评评理。

警民调解室就设在十九里镇药材市场的正中间,自调解室成立以来,派出所在药材市场的出警率下降了一半,药商们发生纠纷都会主动来到调解室寻求帮助。

“调解室”里解“疙瘩”。

“调解室”里解“疙瘩”

马先生在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药材市场销售中药材,前段时间,客商郑先生在看过其药材后,决定以每公斤31元的价格购买其2吨货,并预付了1万元,表示过两天来拉货。几天后,郑先生来取货,说货物跟前几天看的不一样,要求马先生便宜点卖给他,马先生不同意,并要求赔偿其因未按约定取货造成的损失5000元钱。

“我都把货拉来了,他没按照约定时间来,我只能又拉回冷库。这个药材现在都涨价了,结果他来了,又找理由非要我每公斤便宜两块钱,他才收。”马先生情绪很激动,“我不要求你按照现在已经涨上去的价格收货,但我来回到冷库拉货的运输费用你至少得包赔给我。”

郑先生也觉得委屈:“要么这个生意就别做了,赔给你钱,不可能。”

两人“剑拔弩张”,都不愿让步,于是来到警民调解室,让老支书和村警听听这事儿到底是谁不讲道理。

调解员章心美曾是十九里村的村支书,在村里威望很高,警民调解室成立后,受邀来做调解员。马先生和郑先生都是本地人,章心美和村警韩振一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说二人不要为了一次生意伤了和气,“咱都是自己人,而且做生意讲究气量,有气量生意才能越做越大。”“以后你们都不合作了?因为这点小事动气,不值得,各退一步,和气生财!”……

经过调解,郑先生同意包赔马先生损失2000元,并按照原定价格收购马先生的中药材,双方握手言和,并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

第二天,韩振向两人打去了回访电话,双方均表示已履行了协议。

村警韩振与商户交流。

“三级联调”促和谐

十九里镇是我市中药材种植和经营的重镇,在20世纪80年代,集镇上就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地产药材市场。每到“逢集”,来自周边乡镇、周边地市的药商,来到这里买卖中药材,非常热闹,然而因做生意而产生纠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过去,从我值班时的情况看,每天至少有一个警情是在药材市场发生的。”十九里派出所副所长张益玮说。

为有效解决中药材市场日益增多的交易纠纷,今年6月,十九里派出所联合十九里镇政府、市场监管所和十九里法庭,在药材市场成立“十九里派出所警民调解室”。

调解室实行三级联调机制,第一级由村警及退休村干部组成的调解员组成;第二级由十九里派出所民警、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十九里村村干部组成;第三级由十九里派出所所长、十九里镇政法委员、市场监管所负责人、十九里法庭法官组成。

“平时村警和调解员就在调解室内值守,涉及产品质量问题或合同纠纷等,及时请市场监督部门工作人员或十九里法庭法官到场参与调解。”张益玮说。

“就近说理”解纠纷

警民调解室就设在药材市场的中间位置,调解室门前挂着一副“对联”,写着“化解千家事 温暖万人心”,室内醒目位置写着“公平公正 依法调解”“多一分宽容 少一分责备”。

“现在,大家在市场内出现纠纷,就会主动到调解室,目前已调解30余个纠纷,成功率超过95%。”章心美说。

每到交易日,早上天不亮,章心美就和韩振来到了市场,两个人轮流在市场“巡逻”,有些“口角”,当场就调解了。

张益玮说,自调解室成立后,派出所在药材市场的出警率下降了一半。

“过去一有纠纷,大家就都来看‘热闹’,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还占用了警力。”药商李运良说,有了这个警民调解室,大家觉得有了“就近说理”的地方,民警和调解员公平公正调解,让大家心服口服。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