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护驾”农业生产抗寒防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近日,在蒙城县兴农绿港数字农业工厂,智能温控系统以及传感器等数字化手段却让这里温暖如春,蔬菜生机勃勃,长势喜人。

“在智能温室大棚里,低温管和高温管供热时时在线,确保不管室外温度多少,室内玻璃温室温度始终保持在10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技术主管李明介绍说。

作为长三角绿色蔬菜供应基地,蒙城县兴农绿港数字农业工厂好似一座巨大的“植物工厂”。园区通过智能传感器,采集生产、加工等各项现场数据,通过智能数据库比对,控制系统发出相应指令,自动调节到生产最佳环境状态。

蒙城县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和全国蔬菜标准化示范县,今年蔬菜种植面积38万多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8.29万亩,预计产量近100万吨。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科技强农,数字赋农”战略,新建数字农业工厂一座,新建数字农业应用场景20多处。

该县“菜篮子”办公室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马连军表示,该县正在加快蔬菜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露地高品质蔬菜,提升高端设施蔬菜发展水平。

目前,该县2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500多名科技特派员进地入园,帮助菜农全力应对低温寒潮天气,确保蔬菜正常生长。“技术人员指导菜农科学做好在地蔬菜温度、湿度、水分管理,通过实施喷施叶面肥、抗逆剂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提高蔬菜作物自身抵抗能力。”该县优质农产品发展中心主任武超峰说。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