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昆《讣闻》档案“揭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民国时期,亳州民间流传着一句俏皮话,叫“好儿不要多,一个马三元,一个姜老锅”。说的是养儿要养马三元、姜老锅那样的,事业有成,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马三元,即蒙城籍清末爱国名将马玉昆。

在蒙城县档案馆特藏库里,至今仍保存着一件珍贵的物件——《马玉昆讣闻》档案原件,该档案为后人了解这位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的生平,研究清朝末年乃至中国近代的政治、社会状况以及清朝官员逝世后的丧葬体例、习俗等提供了真实凭据,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价值。

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九日(公元1908年9月14日)未时,被晚清朝廷倚若长城的毅军将领马玉昆在通州(现在的北京市通话区)任所去世,终年七十一岁。八月二十七日光绪皇帝上谕:“追赠马玉昆太子太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照提督例赐恤,加恩予谥忠武,其原籍地方及立功省份建立专祠,生平战功事迹宣付国史馆立传,灵柩回籍时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并赏银三千两治丧。”其子、孙根据封建传统丧葬习俗和朝廷官员治丧体例制发《讣闻》,第二年春归葬于涡阳。

《马玉昆讣闻》档案原件历经朝代更迭,战火风雨,距今已经115年,至今保存完好,现珍藏于蒙城县档案馆特藏库。该档案折成书本册页状,纸色微黄,背面裱衬。首页为一个较大的黑色宋体“讣”字和“谨领素吊”四个较小的红字,纵26cm,横12cm,共13折,展开后长156.8cm,宽26cm。全文共计657个字,宋体竖排,字迹清晰,档案内“诰授、追赠、赐恤、加恩予谥、赏加、赏给、颁赏、特赏、特旨、钦命、赐寿、御笔、御书、御画、紫禁城、西苑门、记、太子、光绪、道光、制”等字均为朱红色,凸显对朝廷和皇室的尊重。

讣闻,亦作“讣文”,即讣告。“讣”原指报丧的意思,“闻”是让人知晓,“讣闻”就是死者家属对外界告知某人去世消息的一种丧葬应用文体,一般于列具死者的职衔、行状、生卒年月、享年若干之后,即将开吊、出丧日期及墓地所在等一一告知。上述顺序和用语皆有固定程式,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但不得越制逾矩。

《马玉昆讣闻》就是按照上述体例和朝廷的相关规定制发的,主要内容为马玉昆死后朝廷的诰授、追赠、赐恤等待遇和马玉昆生前历任的职务、获得的荣誉、皇帝和朝廷的赏加、赏给、颁赏等赏赐以及马玉昆的生卒年月等,其子、孙、兄弟、侄子、侄孙等五服之内亲属依次具名于末。

为加强保护,便于研究和展陈利用,2019年蒙城县档案馆对该档案进行了仿真复制,仿制件展陈于蒙城县档案馆“蒙城档案记忆”展厅,供市民参观。


谨领素吊,不孝承重孙朝栋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祖考

诰授光禄大夫,诰授建威将军,加恩予谥忠武,追赠太子太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照提督例

赐恤原籍地方及立功省分建立专祠,宣付史馆立传。赏银三千两治丧,灵柩回籍时,沿途地方官妥为照料

赏加太子少保衔,赏戴花翎,赏穿黄马褂,赏给头品顶戴,赏给云骑尉世职,赏换博奇巴图鲁勇号,赏给振勇巴图鲁勇号,赏给三代一品封典,赏紫禁城内骑马,赏西苑门内骑马,赏坐船只拕床,特赏虎字龙旗,特旨驰驿回籍省墓,钦命总统武卫左军,钦命直隶提督

特旨交部从优议叙,交部议叙历蒙

颁赏御笔龙字、松竹字、福寿字、福字、太平有象春条,御画荷花折扇,碧  带头,白玉如意,双龙瓷盘、瓷瓶,紫铜火炉,漆盘,描金瓷瓶,金绣蟒袍,大小绣花荷包,大小卷绸缎,纱葛帽,纬银、锞银钱,燕窝,普洱茶,药品,食品,果品

七旬赐寿,颁赏御书“授钺凝釐”匾额,“军容翊卫扬兰锜,福泽便蕃锡卣圭”对联,福字、寿字,御画五福松图直幅,无量寿佛,嵌玉如意,蟒袍,绸缎针黻荷包,御书“绥边锡祜”匾额,福字、寿字,无量寿佛,嵌玉如意,大小卷八丝缎江绸袍料叠蒙

颁赏御笔福字、寿字,太平有象春条,玉如意,蟒袍,大小卷绸缎,纱葛荷包,银锞、银钱,药品,食品,果品

历任浙江提督,山西太原镇总兵,历充武卫前左两军总统,武卫左军会办,武卫左军代统毅军翼长,毅军营务处,毅后军统领军胜等营统领,记名提督,记名总兵,加十级纪录、二十四次五品军功

景山府君痛于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九日未时寿终通州防次,距生于道光十八年九月十八日酉时,享寿七十有一

不孝朝栋等亲视含殓,遵制成服,择期扶柩回籍安葬,哀此讣闻,择本月初七日领帖

承重孙马朝栋泣血稽颡

孤子廉德泣血稽颡

降服子廉溥泣血稽颡

期服孙朝梁泣稽首

期服弟玉书拭泪顿首

期服侄廉成、(廉)茹抆泪稽首

功服侄孙长生抆泪稽首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