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推进“老有所学” 成就“老有所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利辛县主动适应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新形势,从政治引领、资源整合、丰富载体、多元保障等方面发力,持续推进“老有所学”行动。

突出政治引领,把准老年教育方向标。坚持“第一议题”,有重点、分步骤、多层次开展学习,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该县成立老年宣讲团,发挥红色教育优势,多次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宣讲。开展微党课宣讲活动,举办“迎七一·颂党恩”演讲比赛。目前,全县共有老年学校298所,其中县级老年大学2所、乡镇老年学校23所、村级老年学校273所,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老年教育服务网络全覆盖。

突出资源整合,增强老年教育吸引力。引进热爱老年教育、具有专业能力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兼职县老年大学教师,指导各乡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成立利辛县老有所学服务中心,统筹建立“四库”,即老年学校教师动态信息库、学员动态信息库、老年学校教学教研管理信息库、老年学校成果信息库。

目前,全县在库教师1401名,教研人员458人。自2022年至今,各老年学校登记在库获得国家、省、市、县级各类比赛奖项400余人次,在库成果306件。

突出丰富载体,提高老年教育灵活性。紧扣老年教育目标任务,积极挖掘和开发线上和线下教育交流平台,结合利辛地域特色,开发凸显历史人文、民俗民风等精品老年教学课程,开设戏曲、书法、花鼓、太极、声乐、舞蹈等专业班次,充分吸引学员到校学习。

为让农村孤残、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享受暖民心政策,实施流动课堂教学,送教到家庭、敬老院、助餐点。实施“互联网+老年教育”工程,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米”。目前,县财政投入资金为23个乡镇老年学校和老年开放大学建设智慧课堂38间、28机位线上教室两间。

突出多元保障,提升老年教育统筹力。建立和完善老年教育保障体系,把老年教育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均衡配置各类老年教育资源,积极开展“老年学校示范校”“老年远程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2022年以来,县级财政共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老年学校改扩建及教学设备添置。

当前,利辛县正积极探索“老年教育与义务教育”“老年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新模式,力争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老年朋友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