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涡南镇:村企共建结出“致富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在涡阳县食用菌产业园涡南基地,一排排整齐划一、宽敞明亮的大棚里,工人们忙碌而熟练地穿梭在香菇架之间,手持特制小桶,小心翼翼地采摘着已经成熟的香菇。

“我们现在每天出菇量都在300筐左右,每筐二三十斤,按照市场的价格来算,每筐都在200块钱以上,效益很不错。”涡阳县盛鸿芳农作物种植合作社技术总监曹学班说。

眼下正是香菇成熟上市期,每天都需要安排工人进行采摘分拣,这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我们村现在投产的有15个大棚,每个棚的收益都在15万元以上,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多万元,带动周边就业群众100余人,增加务工群众收入近300万元。”涡南镇胡碱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岳涛说。

据介绍,该基地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渐发展成一家集香菇菌棒制种、培育、生产、采摘、初加工为一体的香菇种植基地。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村企合作的重要连接点。

“下一步,我们准备继续投资400万元进行扩建,预计新建大棚120座、厂房1000平方米、香菇制棒车间1000平方米,车间投入使用后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100万元。”涡南镇胡碱村党总支委员、涡阳县盛鸿芳农作物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朱红芳说。

近年来,涡南镇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把食用菌种植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下一步,涡南镇将进一步加大食用菌产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积极拓展产品销路,努力使其成为持续长久的富民产业。”涡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董礼表示。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