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风采】“润”文化滋养大思政课堂 民俗传承厚植家国情怀

——亳州学院附属学校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为深植学生文化自信之根,践行“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理念,2月13日,亳州学院附属学校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六大传统民俗活动将非遗传承与思政课堂深度融合,以“沉浸式”文化体验为纬线,编织出一场传统与现代对话、文化与心灵共鸣的育人盛宴。

“非遗剪纸”现场交互式体验

学生现场剪裁、张贴剪纸作品

学生以笔墨承接新学期“福”气

新学期好运“上上签”

校园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投壶游戏中,同学们在木矢轻掷间体悟“君子之争”的礼仪之道;漆扇绘制时,素绢彩漆勾勒出匠心之美,感受匠人精神;书法社团以笔墨书写百福,拼出中国地图,传递家国情怀;非遗传承人传授剪纸技艺,学生们剪出文化自信;朱红福箱前,同学们投福签祈福,老师讲述“福”字渊源与家国担当;幸运抽签时,签文精选经典名句与祝福语,解码古人智慧与今日文明的相通之处。

党带团队 构建校园服务新体系

书法社团老师指导学生书写“福”字

亳州学院附属学校始终秉持“润物无声,德泽心田”的教育理念,将民俗文化作为“大思政课”的生动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寻根——在传统与时代的交响中,让文化自信成为附中学子生命里最鲜亮的底色。                                (丁璠璠 王静)

(责任编辑:佟艳丽)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