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富民做足“梨”文章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利辛县巩店镇永昌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翠冠梨种植基地,负责人田锡侠正在指导村民进行田间管理。

田锡侠说:“清明节前,已经为梨花进行了人工授粉,以提高梨树的坐果率和果实的品质与产量。如今,正在组织村民进行松土、除草等田管作业。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又是个好收成,预计总产量可达150万斤,初步预计收入可达360余万元,梨子成熟后,除了对外销售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可以用来加工梨膏、梨饮等产品。”

据了解,永昌社区的梨树已经栽植十多年了,果树目前正值丰果期。翠冠梨具有果皮细薄、肉脆汁多、味浓鲜嫩、汁丰味甜的特色,由于上市时间早,很受市场欢迎,为了尽可能发挥出翠冠梨的效益,在成果上市后期,针对品相差的,还可以通过开发果饮等,“吃干榨净”翠冠梨的价值。

种植户不断引进新品种,在原有果树的基础上,今年又嫁接了“苏脆1号”,采取部分更新的方式,延长果实上市周期。在永昌社区,通过大户示范带动,很多家庭都利用房前屋后,栽植梨树,已经形成具有地方特色鲜果品牌,每年7月上旬,通过合作社统一集中向上海等高端市场直供高品质翠冠梨。

近年来,巩店镇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引导种植户抱团发展,农业产业由过去的“散、小、乱”走上了更大体量的品牌发展之路。巩店镇现有耕地9.8万亩,其中流转土地率达60%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200余户。

巩店镇副镇长李小晴说:“目前,我镇通过政策引领、大户带动,梨树种植已初具规模,大约有一千余亩,下一步,结合发展庭院经济,我们将继续鼓励群众多种植梨树,发展梨产业,让翠冠梨成为巩店镇的另一张名片”。            (张玉雯)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