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让骑手从“过客”变“家人”

小区为骑手量身定制“友好通行”系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现在刷脸直入小区,每单能省下两三分钟,平均每天可以多挣大约30块钱。”在蒙城县漆园悦府小区,外卖骑手王凯指着门禁告诉记者,他人一到,闸门就开了。

这份“秒通行”的便利,源于小区为骑手量身定制的“友好通行”系统。漆园悦府小区物业经理孟现化介绍,物业为前来登记的快递员、外卖员设置人脸识别系统,方便其进出小区,同时规划了骑手停车位、骑手友好线路图,既节省了骑手的送餐时间,又强化了小区外来人员的管理。

漆园悦府的探索,是蒙城县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该县共有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2.2万人,其中党员128名。面对新就业群体日益增长的规模及其融入城市的需求,蒙城县没有停留在单纯提供便利服务上,而是以建设25个“友好场景”为契机,打造“益骑蓬亳——蒙你所爱”党建品牌,巧妙地将服务延伸转化为治理资源,探索出一条“服务换治理、治理促融入”的新路径。

“骑手们拥有‘登门入户、走街串巷’的天然优势,我们鼓励他们力所能及地参与‘随手拍、随手报’等社区志愿服务,可以在社区获取积分,再用积分兑换相应奖品。”蒙城县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焦云鹏介绍,此举不仅提升了基层治理的质效,还增强了快递员、外卖员的工作荣誉感以及对社区和城市的归属感。

“看到安全隐患、卫生死角或者需要帮助的特殊情况,随手一拍一报,就能获取积分兑换奖励。”参与积分兑换的快递员刘明说。

“以前他们是匆匆过客,现在成了社区的‘自己人’。”庄周街道大美社区党总支书记桂盼盼深有感触。

从解决停车难、进门难的“友好场景”建设,到“以服务换治理”的机制创新,蒙城县新就业群体正在转化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新力量”。

“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新就业人员都能更顺畅地融入城市生活,同时汇聚起他们参与城市治理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焦云鹏表示。

(记者 张珍 通讯员 代慧康)

(责任编辑:李惠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