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继年初北凤沟在全省市级河流中率先实现登簿后,我市近期又顺利完成罗沟、青羊沟、安宁沟和阜蒙新河东段等4条河流的自然资源确权登簿工作,标志着这些河流正式拥有了“户口”。这是我市深化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
本次确权登记的4条河流流经亳州市多个流域,涉及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等主要农业产区,在区域灌溉和防洪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登记总面积达876.38公顷,河流总长度约125.85公里。其中,罗沟登记面积119.70公顷,国有面积35.8087公顷,河流长度约32.68公里;青羊沟登记面积147.0104公顷,国有面积139.8767公顷,河流长度约30.13公里;安宁沟登记面积70.4523公顷,国有面积32.4717公顷,河流长度约19.14公里;阜蒙新河东段登记面积539.1703公顷,国有面积426.5069公顷,河流长度约43.9公里。
通过确权登记,每条河流的权属状况、自然状况被精准记录,所有权归属、流经范围、水域面积及长度等数据得以明确界定,清晰划分了全民所有属性、所有者职责履行主体及代理履行主体,为后续管理筑牢了基础。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自然资源“上户口”,既是为绿水青山“定责任”,更是为可持续发展“明权属”。下一步,该局将持续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逐步实现全市重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让每一条河流都拥有明确的身份与守护者,为全市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记者 汝平 通讯员 史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