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舌尖防线” 书写“健康答卷”——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力护航大健康产业食品安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月的亳州,草木葱茏、生机盎然。这片浸润着千年中医药文化的土地上,大健康产业正如破土新苗般拔节生长,涌动着蓬勃的活力。从花草茶在沸水中舒展的芬芳,到果蔬脆片漂洋过海的远行;从企业车间里对每道工序的极致打磨,到监管部门日复一日的细致守护,亳州高新区正以一场关于品质与信任的生动实践,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

亳州康士嘉食品有限公司车间生产现场。

从单一花茶到健康矩阵

8月5日一大早,安徽万花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已是机器轰鸣。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正将烘干后的枸杞等原料倒入自动筛选机,经过金属探测、大小分级等十余道工序后,这些枸杞将与菊花、决明子等搭配,成为风靡市场的“清火茶”组合。在公司展厅内,记者看到,上千种产品整齐陈列:既有适合女性的玫瑰四物膏,也有针对儿童的益生菌压片糖果,还有方便携带的固体饮料——这个成立仅8年的企业,已构建起覆盖代用茶、方便食品、压片糖果、固体饮料、膏滋的五大品类体系。

“2017年刚投产时,我们只做基础花茶单品,库房里最多的就是金银花、菊花这些亳州本地药材。”该公司副总经理李金富告诉记者,转折发生在2019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公司敏锐察觉到市场变化: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食材,而是需要科学配比的养生方案。

公司当即组建20人的研发团队,联合高校开发组合配方花茶,并开始涉足固体饮料、膏滋等健康产品。品类扩张的背后,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在公司检测中心,42名检测人员正忙碌着:气相色谱仪旁,分析师正检测茶叶中的农残含量;微生物实验室里,培养皿中的菌落计数正在进行。李金富介绍,公司购置了专业检测设备,可完成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指标检测,检测能力覆盖所有产品线。

如今,万花草的500名员工中,有近五分之一从事质控相关工作。2024年,公司营收达2亿元,成为一家覆盖上千个品种的综合性健康食品企业。其中花草茶占据三分之一,带动了整个大健康产品矩阵的发展。

“做食品企业就是做良心,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李金富介绍,为了把好食品安全关,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自有检测中心,配备42名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质检团队,并在生产环节设置40名专职质控人员,确保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出厂的全程监控。“我们的花茶经过机器和人工双重筛选,力求绝对干净、安全。”李金富说。

安徽万花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忙碌。

从亳州车间到全球餐桌

8月5日上午,在亳州康士嘉食品有限公司的无菌车间,一股清甜的苹果香扑面而来。工人们穿着连体无菌服,正将切好的苹果片放入速冻隧道。“这些苹果来自烟台红富士生产基地,必须经过农残检测、糖度测试才能进厂。”该公司品控部负责人夏飞振手持记录表,上面详细标注着每批原料的各项指标。

夏飞振告诉记者,车间里每天都要抽检农残及微生物指标,每批次货品还要送第三方检测机构复检,与公司检测结果双重比对,单是每月的检测费用至少就得十多万元。

“从2015年投产至今,我们的果蔬脆片已经走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该公司销售负责人张云龙拿起一包黄桃脆片,包装上密密麻麻的外文标识,记录着它的“目的地”:德国的超市货架、澳大利亚的便利店、中东的特产店……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果蔬脆片的企业,康士嘉60%—70%的产品用于出口,2024年营收达两千万元。

“对企业来说,食品安全就是生命线,我们必须把企业执行的标准制定得更高、更严。”张云龙告诉记者,企业制定了“超国标”标准:原料必须来自备案出口基地,每批次提供3项农残检测报告;生产车间采用十万级洁净标准,员工进入车间需经过换鞋、更衣、风淋等8道消毒程序;产品要经过两次速冻——第一次锁鲜,第二次定型,这样可以保留果蔬90%以上的营养价值,仅这道工序就比同行增加成本30%。

“有些厂家为降成本省去这步,但口感会差很多。”张云龙坦言,虽然工艺烦琐、成本更高,但咬下脆片时的清脆质感,正是对这份坚持的最好回报。“欧洲客户对我们品质的稳定性高度认可,基本上都是从建厂合作到现在的固定客户。”张云龙告诉记者,目前,康士嘉已与德国、澳大利亚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执法人员到企业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从普法宣传到专项整治

“王老板,这是新修订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您看这条关于预包装花茶标签的规定……”8月6日上午,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开展普法宣传。

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这样的普法已成为常态。针对市场商户流动性大的特点,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推出“线上直播+线下培训”模式,邀请律师、检测专家解读法规。今年以来,已开展9次培训,线下560余人、线上5000余人参与,商户咨询投诉量下降37%。

更有力的举措是专项整治。5月15日至7月15日,一场为期两个月的花草茶大健康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在亳州高新区浩浩荡荡展开。执法人员分成多个检查组,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数据显示,专项行动期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771家,发现问题448家,其中立案202家、责令整改69家。这场花草茶“品质保卫战”让市场环境明显净化,使花草茶大健康产业“轻装上阵”。

同时,在亳州中药材市场,“一户一档”管理机制正在发挥作用。执法人员逐户登记商户信息,建立包含营业执照、主营品种、检测报告等内容的电子档案,实施信用、风险分级管理。2025年上半年,已建立750家固定门店、1360家摊位的台账。

抽检则是监管的“利器”。今年上半年,该局完成230组中药材抽检,其中网络抽检116批次,查处8起违法案件;线下抽检114批次,合格率达98.2%。在花草茶领域,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10批次抽检,全部合格;食品安全监督抽检587批次,总体合格率97%。“这些数字背后,是消费者的信任。”亳州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监管部门将继续当好“哨兵”,让亳州的大健康产品既香飘全国,也走向世界。

食品安全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从企业的自我苛求到监管的精准发力,亳州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密码,就藏在这些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亳州高新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书写着让客户满意的“健康答卷”。(孙岩岩 王智博)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