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通报三起“无证动火”作业案例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为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监管,近日,该局公布了三起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典型案例,旨在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严厉打击动火作业违法行为,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5月20日,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在谯城区某物流园暗访时发现,亳州市某有限公司员工廉某某正在进行氩弧焊作业。经应急管理部官方查询平台核实,廉某某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该公司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被处以6000元罚款。

6月11日,蒙城县应急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对安徽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核查,发现员工杨某、楚某某无证从事焊接作业。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五条和第三十九条,该公司被处以10000元罚款。

7月29日,蒙城县应急管理局在检查某公司时,发现四名电焊工正在作业,其中陈某某、王某某提供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无法在官方平台查询到。该公司被处以10000元罚款,两名涉事人员因使用伪造证件被另案处理。

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特种作业因接触危险因素多、安全风险高,对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安全意识有严格要求。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就上岗作业,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不仅会对作业人员自身安全造成威胁,还可能危害他人安全、造成设备和财产损失。企业严格核查特种作业人员从业资格,是消除事故隐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针对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市应急局特别提醒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在聘用特种作业人员时,必须通过应急管理部特种作业操作证查询平台或国家安全生产考试官方微信公众号,严格核验其从业资格,杜绝无证或持假证人员上岗;同时,提醒特种作业人员切勿轻信“无需培训、无需考试即可获取证书”的虚假宣传,务必通过正规渠道参加培训考核,依法取得有效证件后再上岗作业,共同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