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面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在市区芍花园社区文体中心,不少市民正有序排队接受国民体质监测。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积极参与其中。据悉,这是我市正在开展的2025年第六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请站直、抬头。”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帮助市民进行身高体重监测;肺活量测试前,志愿者忙着分发一次性吹嘴;闭眼单脚站立区,工作人员则耐心指导市民做膝盖绷直、手臂自然下垂保持平衡动作……所有项目完成后,市民围在咨询台前,专业的体质监测人员根据测试结果为每人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和科学健身指导。

据了解,监测项目涉及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具体包含身高、坐高、体重、安静脉搏、血压、肺活量、握力等25个项目。监测对象为3-79岁的中国公民(不含7-19岁人群),按年龄分为幼儿(3-6岁)、成年人(20-59岁)和老年人(60-79岁)3个人群,以各监测站点辐射的周边社区、村镇的居民和单位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

“平时总觉得自己身体还行,过来测一测才知道因为自己缺乏运动、长期久坐,心肺功能比较弱,监测人员还给了我加强有氧运动的建议,挺有意义的。”刚完成监测的市民张硕说。

“2025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到9月30日结束,从目前的监测情况看,参与监测市民的体质状况大部分都是合格的,只有极少数不合格。”国民体质监测小组组长吴桃红介绍。

据了解,在近期开展的国民体质监测中发现,20-59岁没有参与过锻炼的人群身体质量指数(BMI)超标,腰围和臀围体脂率偏高,平衡能力较差,上肢力量薄弱,测量结果多为合格,优良率占比少;20-59岁参与过锻炼的人群各项指标都比较良好,测试结果多为良好、优秀,优良率占比较高。

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民体质监测是了解市民身体素质状况的重要方式,通过科学的数据评估,不仅能让市民关注自身健康,树立科学健身的理念,还能为后续科学健身提供针对性指导。本次监测收集的数据,将用于针对性开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工作,同时将体质监测与社区健康管理深度融合,助力我市全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记者 曹晴晴 通讯员 张树梅)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