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早上8点,蒙城县庄周街道梦蝶湖社区的社工范宇像往常一样打开“独居老人水电数据监测小组”微信群,一一查看对比独居老人的水电数据。
“张大爷家昨天的用电量怎么比前天少这么多?”发现这一异常情况后,范宇第一时间赶去位于该社区宝业东区的张金旺老人家中,只见老人正坐在沙发上吹着电风扇。他告诉范宇,空调坏了,一直嗡嗡响,怕吵到邻居就没开。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范宇马上联系“社区技能型合伙人”戴师傅上门,免费帮老人检查、维修,当天晚上空调就能正常使用了。
“我怕给小孩和你们添麻烦,本来想吹吹风扇就行了,谢谢你们帮忙修空调。”张金旺拉着范宇的手说。
看到张大爷身体没事,空调正常运转了,范宇也放心了。“这大热天,老人一个人在家,真怕他热出病来。”范宇说。
这场近日发生的小事并非巧合,而是庄周街道“水电传情”的默默守护——从今年6月起,该街道摸排梳理独居老人信息,联合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建立“独居老人水电数据监测小组”微信群,为每户独居老人建立专属台账,水电部门每日将使用数据推送至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分析数据波动,精准感知老人生活异动,既不过多地打搅老人的生活,还能第一时间了解老人的情况。
“水电数据是老人日常生活的‘晴雨表’。起床烧水、做饭用电、洗澡用水……数据异常往往是求助的信号。”梦蝶湖社区党总支书记杨艺解释道。面对日益增多的独居老人群体,传统走访常因老人“怕麻烦”“报喜不报忧”而难以捕捉真实困境。“水电传情”模式巧妙规避了打扰,实现了无感监测、主动关怀,让守护更加精准、及时、有温度。
“水电传情”是我市社工力量深耕基层、创新治理的生动实践。我市1.3万余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扎根基层沃土,坚持“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的工作准则,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入手,紧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在乡村振兴、助力特殊困难群体纾困解难、化解基层矛盾、滋养乡村社区精神家园等多个领域开展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指导设计“亳爱同行”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项目134个,服务效能日益彰显。
“今年我们将实施专业社工‘跃升计划’‘成长计划’‘温暖计划’,不断提高社工人才综合素质和服务基层能力。”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怀会义表示。(记者 张珍 通讯员 程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