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的书不算多,却把读书这件事看成是一种享受,读书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从书中了解自己生活以外的精彩世界。
我缺少那种拼命读书的精神,因为书籍教会我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而拼命是会损害健康的。我认为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成为一种开阔视野的乐趣,同样是一种幸福的过程和一种高尚的境界。
如今的读书环境越来越好,但真正喜欢读书的人却好像越来越少。我常逛书店,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人面前摆着几本挑来的书,却长时间地坐在那里摆弄手机。这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没书看的窘境。那时买不起书,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书,为了尽快读完,只能在夜里借助煤油灯微弱的光阅读,常常看至深夜,第二日早晨一照镜子,鼻孔都被煤油烟熏黑了。日久天长,墙上糊的报纸也被煤油烟熏得又黑又黄。那时看到古人靠凿壁偷光和囊萤映雪的光亮读书的典故,觉得自己有盏可以随便使用的煤油灯是多么幸福啊!有一个冬夜,我竟好奇地拿着书到外面的雪地去体验古人看书的感觉,结果却一个字也看不清楚,才明白那些关于刻苦读书的佳话典故,只是用来鼓励人们努力读书的。
我的书橱不够精致漂亮,里面的藏书也不算丰富,可其中有许多书都是伴随我多年的朋友,我对它们的作者和内容都极为熟悉。它们安安静静在书架上好多年,一直默默注视着沙发上那个在不同季节捧读它们的人。年深月久,我对书的感情也愈来愈深,甚至一天也不能离开它们。
对于书,有人喜欢藏而不阅,像对待一些古董,将它们分门别类地束之高阁。其实藏而不读也无可厚非,书中藏着文化,没有藏书家,许多名著经典我们今天将无缘得见,单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就不能不感谢那些藏书的前辈。有人拿来学以致用,不仅细细研究揣摩,还在书上勾勾画画,留下许多洋洋洒洒的笔记,是为精读,这是读书的较高境界,可以让你了解书中的精髓,和作者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
如今书店、书摊上各种书应有尽有,书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但经常去溜达寻觅,总是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书买回来,总是要读的,白天的时间容易被各种琐事挤占,晚上或临睡前静静地看上一会儿书,内心会品味到一种满足和幸福。
物有良莠,书分优劣,在月光如水的静夜读书是需要慎重选择的。读书不能是毫无目的的林中漫步和走马观花,看浅显庸俗毫无价值的书籍,始终只能在智慧之宫的大门外迷茫徘徊而不得所入,而阅读低劣或淫秽的书籍,会诱惑我们舍弃光明大路而涉入幽暗的小径,易使人变得粗鄙下流,心身受损。所以,我们要读好书,读那些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滋养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看到美、看到光明,充满智慧和力量的好书。
读书年深月久,视力有所下降,不借助眼镜而难持续,但虽如此,却无悔意,因为,视力虽日渐模糊,心却愈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