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证服务点进小区 “红本本”立等可取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我搬到这里两年了,今天终于拿到了不动产权证,而且是在我们小区内办好的,好开心!”7月16日上午,刚刚拿到“红本本”的市区亳芍佳苑小区(李门楼安置小区)居民王苗很高兴。不动产权证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定心丸”,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推出“下沉式”服务,变“群众跑腿”为“部门上门”,从“流程复杂”到“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安居”之后更“安心”。

在谯城区薛阁街道李门楼安置小区下沉服务点,安置群众刘仲民正在办理不动产权证,不到30分钟,所有环节均已通过,只需等待工作人员制证完成后拿证。“把办证服务点设到小区里面,我们拿着身份证、户口本、房屋有关资料,不出小区就可以办证,这样的服务很贴心。”刘仲民满意地说。

与商品房不同,安置房办证涉及5个环节,至少4个部门。过去,安置群众需要前往多家单位办理手续。自2024年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联合税务、数据、开发建设单位及街道社区等部门成立安置房办证工作专班,创新推出“下沉式”服务——把出具安置证明、开具发票、核税缴税及不动产登记审核等环节并联办理,主动进驻安置小区,现场办公,群众携带有关资料即可现场完成安置房办证。从申请到领证,最快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红本本”实现了立等可取。此外,针对年龄偏大、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工作人员还会送证上门,确保群众第一时间拿到属于自己的不动产权证。

“截至目前,我们已走进市区9个小区,累计为12000多户安置群众,颁发16000余本不动产权证。”亳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董金平介绍,接下来,他们将从“扩面”“提质”“宣传”等方面继续做好安置房办证工作,“今年下半年再下沉至少5个安置小区,让更多安置群众能享受到上门服务,下一步将推出线上预约、材料预审、智能审批、秒批秒办, 让安置群众尽早拿到属于自己的‘红本本’。”(记者 汝平 通讯员 史晓雯)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