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庙”庄原名叫“轿顶庙”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马镇北李枣园旁边,有个“叫庙”庄,那是口头以讹传讹,叫走了字音,与其名字的来历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这个地方原名叫“轿顶庙”,因一座小庙而得名。

传说这个地方原是一条驿道,从徐州方向去亳州都得走这条大官道。有一年,一个山东商人路过此地,正走之间,忽然患了“绞肠痧”,疼得翻肠搅肚,眼看着一死两活,命在旦夕。这人眼见难活,就跪在地上祷告求神:“天灵灵,地灵灵,离地三尺有神明,俺不管你神大小,救了我的命就是灵!保佑病好再发财,盖座大庙供神灵。”

祷告未完,只见路边突然出现个茅庵,从里面走出来一个白胡子老头,伸手扶住这个山东客人进了茅庵,把他安置在草铺上,给他按摩肚腹,慢慢地,止了疼,山东人眼皮一涩,睡着了。

一觉醒来,山东人肚子好了,一看,哪里有茅庵呀,自己就躺在路边的草棵子上——心里明白了,是神灵救了自己。

过了好几年,山东商人生意顺利,真发了大财。人一发财,事情就多了,娶妻纳妾,置田买地,就把许愿给神灵盖庙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有一天,他正骑马跟着车队行走,忽然肚子又翻江倒海地疼起来——猛然想起,几年前曾经许过的那个愿还没还呢。他赶紧跪地上磕头,求神宽恕。

疼痛缓解后,他就带着银钱往五马沟赶来。来到上次患病之处,计划盖庙。一估算,又要买地,又要建房,又要塑神像,又要有香火,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心里说:“我当初许愿,只说给神盖一座大庙,但没说多大,大小也没法计较,尽尽心意吧。”就买了一小片地,建了一间房子,盖了一间“庙”,但庙顶建造得很精巧,就像娶亲的花轿顶子一样,刻着八仙人子,绘了仙兽仙鹤,祥云缭绕。烧上一炷香,商人走了。

由于这座小庙的庙顶像个轿子顶,老百姓就叫它“轿顶庙”。庙虽不大,名气在外边不小,香火很是旺盛。这样,在庙旁边,慢慢就起了一个村庄,就叫“轿顶庙”。

以后,由于字体简化,也不知道谁为了省事,把“轿”字写成了“叫”字,“轿顶庙庄”就简称“叫庙”村,一点当初的本意也没有了,成了莫名其妙无来历的名字了。( 整理:张超凡  讲述:李心清等)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