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清晨,笔者走进位于利辛县西潘楼镇魏长营村的陈鑫家庭农场,只见作物高低分布有序,上层的火龙果苗正顺势往架台上生长,下层套种在火龙果间的香瓜则硕果累累。
“受天气影响,大棚里进来的风比较弱,尤其是中间这几垄受的风更弱,对于火龙果授粉有很大影响。用竹竿抖动的目的是帮助火龙果来完成授粉。而且,火龙果的花朵一般过了早上八点左右就自动闭合,所以需要抓紧时间。”农场负责人陈鑫忙着用竹竿抖动着火龙果花。
在火龙果的架下,铺满了一株株瓜秧,每株瓜秧上面都结满了拳头一样大的小香瓜。“今年,我在火龙果树下又套种了香瓜,架下的香瓜现在已经成熟,到了6月中旬采收完成后,就可以拔掉大棚里的瓜秧。而架上的火龙果将在6月份以后陆续成熟,采收时间一直持续到元旦前后,总共能收获8茬,实现香瓜与火龙果的‘无缝衔接’”。陈鑫介绍道。
火龙果行间种植香瓜,既可以减少水分和肥料损失,还可以防止杂草生长,两种作物利用大棚空间错时套种,提高田间产出率,增产增收,可谓是一举多得。今年,该农场火龙果预计每亩产量可达1500公斤,加上香瓜带来的收益,一年算下来,每亩收益总计能达到22000元。
近年来,西潘楼镇积极提升农村土地资源价值,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改善种植技术、丰富生产模式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断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做好土特产大文章,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