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枝葡萄“酿”出甜蜜生活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许化乾正在采摘葡萄。

亳州新闻网讯  八月瓜果飘香。近日,记者走进谯城区古城镇后许村委会“果满园”家庭农场,一串串“夏黑”葡萄挂满枝头,色泽鲜艳,果味香甜,十分诱人。上市半个月以来,每天都有十几个水果店主、小摊小贩前来采摘,日销量1000多斤。

“我每天都来采摘葡萄,每次三四箱,每箱40斤左右,在古城集上当天就能销售完。”当日早晨6点多,在“果满园”家庭农场,葡萄摊贩柴修理趁着天气凉快正在采摘新鲜的葡萄,再运到古城集镇上摆摊卖。

“果满园”家庭农场占地40余亩,是古城镇后许村村民许化乾种植的。许化乾今年55岁,当他看到别人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富裕起来时,就萌发了种植水果的念头,于是到外地进修学习葡萄种植技术。    

2012年,许化乾购买了一批葡萄苗,在自家的承包地里进行试种。开始,由于他不懂栽植技术,家庭农场出现亏损,但他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技术,引进最新品种,加强果园管理,提升葡萄品质,终于尝到了种植葡萄的“甜头”。

许化乾告诉记者,再过几天,30亩的“阳光玫瑰”葡萄就要上市了,绿色的葡萄晶莹剔透,像是一串串绿宝石,相比一般葡萄,味道更加香甜。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来采摘,甚至还有一些大客户来采购,运往宁夏、西藏等地销售。    

葡萄管理和采摘需要大量工人,许化乾每年都会请一二十名附近村民,帮助采摘、装箱、搬运。这几年,葡萄的销量很不错,他每年收入在50万元左右。

近年来,古城镇政府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引导种植药材、水果、小辣椒、西瓜等,帮助群众增产增收,鼓起村民钱袋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