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热的天,你们还惦记着我们,真是比亲人还亲!”7月21日清晨6点,亳州高新区第八社区管理中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送水车缓缓驶入石大营村,将40箱矿泉水送到38名清洁工人和26名公益岗位人员手中。在这个酷暑难耐的季节,这群“最可爱的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担当,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及时雨”。
烈日下的坚守:他们的汗水浇灌城市文明
盛夏的亳州高新区,地表温度逼近40℃。凌晨5点,天光未亮,清洁工人王大姐已推着垃圾车穿梭在街头巷尾;公益岗位人员李大爷则忙着修剪绿化带,黝黑的脸上挂满汗珠。“高温预警天天发,但我们不敢停,垃圾不及时清理会影响居民生活。”王大姐擦了擦汗说。
然而,高温下的坚守并非易事。由于作业地点分散,许多工人无法随时补充水分,有的甚至自带水壶都难以满足需求。“有时候忙起来,一瓶水喝完了都没空换新的。”公益岗张阿姨无奈地表示。
退役军人在行动:40℃高温里的“逆行者”
为缓解一线劳动者的燃眉之急,第八社区管理中心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迅速行动。活动前,队员们逐一走访两村,详细记录清洁工和公益岗的分布点位及实际需求。“他们作业时间长、流动性大,必须精准匹配物资。”队长李宗武介绍,经过实地调研,团队采购了70余箱矿泉水,并制定“分批配送+定点存放”方案。
7月21日清晨,在石大营村保洁站,退役军人高建扛起一箱水就往工人手里塞:“师傅,歇会儿喝点!”他的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却顾不上擦拭。“当年在部队扛枪站岗都不怕热,现在送水算什么!”他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另一组队员来到村部广场,为正在修剪草坪的公益岗人员送去清凉。“大姐,这水放阴凉处,渴了随时喝。”志愿者小刘边递水边叮嘱。公益岗李大爷捧着水杯感慨:“以前总觉得自己辛苦,现在看到这群老兵,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奉献。”
温情传递:40箱水背后的“双向奔赴”
“今天送出的不仅是水,更是军民鱼水情。”李宗武队长介绍,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2年,成员均为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平均年龄45岁。“我们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脱下军装,责任仍在肩上。”
工人们的朴实回馈同样动人。送水过程中,一位老人悄悄将自家种的西瓜塞到队员手中;保洁站站长主动腾出休息室供志愿者避暑。“他们送水来,我们还收了瓜,这波操作太暖心了!”志愿者小陈笑着说。
截至当日中午,40箱矿泉水全部送达一线岗位,剩余30箱存放在村委会备用。李宗武表示,后续将根据天气情况常态化开展送清凉活动,并计划增设防暑药品、遮阳工具等物资。
当40℃的高温遇上“40后”“50后”“60后”的双向奔赴,这个夏天有了不一样的温度。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以军人的坚韧与担当,为城市守护者撑起一片绿荫;而劳动者们质朴的笑容与感谢,则是最珍贵的勋章。这场“清凉守护”,让城市文明的底色更加温暖动人。(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