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亳州市蒙城县“扫黄打非”办公室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持续夯实基层防线,让“扫黄打非”在基层落地生根、见效出彩。
提升护苗关注度 筑牢思想防护墙
蒙城县将未成年人保护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一环,以“护苗・绿书签”行动为抓手,让健康文化浸润童心。
深入全县17个乡镇(街道)的200余所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读书会、绘画比赛等110余场特色活动,让中小学生在互动中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鉴别能力。在热门商圈的户外大屏循环播放“护苗”主题曲,在社区、学校张贴宣传海报3000余张,发放“绿书签”等宣传品2万余份,让“绿色阅读、健康成长”的理念深入童心。同时,在全县200余个农家书屋常态化开展“亲子共读绿色书籍”活动,家长与孩子同读好书、共话成长,从思想根源上筑牢抵御不良文化的“防火墙”,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阅读观。
提升全民参与度 织密基层一张网
“扫黄打非”不是“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蒙城县将“扫黄打非”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每一位群众都成为文化安全的守护者,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生动局面。
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志愿者的作用,组建“银发巡逻队”“红马甲监督员”等特色基层队伍,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穿梭于街头巷尾,成为守护文化安全的“移动哨岗”。在庄周街道、坛城镇等地试点“积分超市”奖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群众通过“随手拍”举报涉“黄”“非”信息即可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在未成年人活动密集、文化传播活跃的书店、文具店、KTV、网吧等重点场所设置“护苗观察点”,让监督哨位前置到风险前沿。今年以来,共收集群众相关举报信息30余条,有力织牢全民防护网。
提升布防精准度 守好文化责任田
针对“黄”“非”易渗透的重点场景,蒙城县精准施策、分级管控,从源头切断不良文化传播链。
聚焦快递物流环节,联合邮政管理部门向全县快递站点发放《“扫黄打非”责任告知书》200余份,督促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对印刷品、音像制品等重点包裹进行开箱查验,严防有害出版物流入市场。紧盯城乡演出市场,用明白纸广泛宣传介绍,用“流动宣喇叭”循环播放法规知识,用方言土语讲解低俗表演、封建迷信的具体危害;发动群众监督举报,防止出现低俗淫秽表演和封建迷信等内容。目前,全县城乡演出市场未发现低俗淫秽及封建迷信内容,文化风气持续向好。
下一步,蒙城县将持续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扎根群众生活,成为守护群众精神家园、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通讯员:刘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