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菜花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开花了!快来看!开花了!”一大早,妻子就像发现新大陆般,大声疾呼。

我晃悠悠走向阳台。就纳闷了:家里除了我,还有幸存者吗!妻子在家坚持无为而治,接手一个店面后,家中都罕至。她的萌宠们,可蒙冤了!别人养花草,她养标本。就连万岁的乌龟,她都能一年养圆寂。幸亏我骨骼惊奇,否则,早随阳台上的花草,化为冤魂了。

我知道,家里的花草早枯死了。这家,我比她熟多了!但我还是慢腾腾来到阳台。

《庄子·天下篇》: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同样适于家庭生活。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每天,我们相聚的时间,减去吃喝拉睡,不超过一小时。红脸争执太不划算!昨晚,她说闻到了花香,我还打趣她,是点赞虚脱了!桃红李白时节,朋友圈被赏花美图刷屏。她整天面对各色数字、顾客,没准也动了春心,想看看花草,歇歇闲情。

阳台上依然一片萧瑟,没有花开,也没有妻子。我慵懒地问:没花呀!你搁哪呢?

厨房里传来妻子的督促声。我又溜到厨房,妻子背着手,睡眼惺忪、衣衫不整。我灵光一现:虽说你美如画!但别告诉我你就是花,何况你这也不叫开花,叫春光乍泄更确切。她竟没生气,从背后端出一个碗,碗里赫然长着三枝花:当当当!怎么样,我没骗你吧?

清香扑面而来,花叶虽羸弱、羞怯,但足以照亮这八十多平方、草不聊生的小室。

“这花——”我脑筋有些短路。妻子说:“白菜花!上周你种的,碗还是那破碗。”我恍然大悟。

妻子难得做一次饭,我帮忙打下手。油还没热,她就指点江山了:肉丝切粗了,土豆切厚了,葱花切碎了……我习惯了,置若罔闻。切到白菜,傻眼了,里面出了花苔。妻子明察秋毫,当头就是一锅铲:笨!买的啥菜?看你咋吃?我敢怒不敢言,默念以和为贵百遍。

我拦腰切断白菜:上面这半醋熘吃,下面这半自有办法。我拿来那只遭妻子嫌弃的破碗,盛一半水,放进白菜。信誓旦旦说:“我能把如花的你养成大白菜,也能把大白菜养开花。”

说过我也就忘了,人争一口气嘛!尽管出口后就成了空气。没想到,妻子倒记得。

妻子如获至宝,爱怜地看、嗅。一共三枝花,从刀口和白菜帮的间隙,攀缘而出。因为缺水,叶片短促狭小,花也畏畏缩缩。妻子开始拍照,发朋友圈。没想到,点赞如潮,尤其是那张侧面照,破碗的裂痕,像工笔,平分了白瓷碗,平分了菜花,平分了满室春色。

一只破碗,半截白菜。谁能想到,它们结合在一起,竟成了动人的风景!

生活,到处是奇迹,缺少的只是契机。《圣经》里好像说过,人是残缺的!每个人都是一道伤口,所以要寻找另一半。是在伤口里开花,还是在伤口里撒盐?生活境遇,决定了一生的境界。这些年,和妻子磕磕绊绊,如果我是那破碗,她就是破碗里开出的春色吧!

佛说:心花发明,照十方刹。我的心花很小,就像那菜花,照一室春色,也岁月静好。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