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暮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春色将老之际,文友发朋友圈说,魏武路的樱花盛极将衰,不看就晚了。

每日饭后曝暄,正好,忙趁春老未老,步于魏武路边龙凤新河之畔的樱花林中。

呀,深红浅红,树干枝头,真的是缤纷灿烂了!

樱花本是日本的国花。有人说樱花原产于中华,不知何本。也有说是唐代日本的遣唐使——留学生们,将之带回了日本,遂繁盛于东瀛。但是,樱花在中国唐代以后,几乎已经绝迹,反倒是东渡之后,才繁衍开来,铺张开去,成了日本国民精神象征的国花。

在中国赏樱花的地方,最著名的无过于武汉大学,所谓“武大樱花”。确实,武汉大学的樱花,树高叶繁,花开时节,缤纷泛滥,确实是游人如织,引人游而忘返。近年来,听说无锡市也开辟了樱花园,据说也开得相当烂漫。

大概缘于樱花的美丽,近年来内地的城市纷纷引种,鄙乡亳州也引栽了:美的事物,谁能拒绝呢?

静静地站在樱花树下,细细的观察樱花随风舞动如云。文化因素吧,缤纷灿烂之际,使人无由联想起日本,文友奇怪,日本人,为什么会把樱花作为国花呢?伫立良久,神与花和气于天际,一阵微风吹来,花瓣们纷纷扬扬,如雪糤冰粒,从树颠坠于地下,于是乎,恍然有悟,日本这个民族,非常崇尚极致,与樱花的灿灿皇皇,极为相似。可是,盛极是要转衰的,人世间的大道,是绚烂至极乃归于平淡啊!樱花也是,花开时怒放于天地之间,开过后一片落英归于大地,一切归于平淡,来时绚丽,去时淡然。也许,这就是日本民族不成功便剖腹自杀的精神来源吧?

有人说,日本把樱花作为国民精神的象征,是一种病态,为什么会走向极端呢?日本的文化,应该说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属于儒家文化圈子,而儒家文化的本来面目并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形态啊!我们的儒家文化经过2000年封建王朝改造,冲淡了其中的血性元素,加浓了“中庸”“忠于”的精神,想那孟子,作为儒家的“亚圣”人物,他曾经提倡的“杀身成仁,毁家取义”,难道不是儒家精神内髓吗?杀身成仁被日本接受,造成日本的“不成功则剖腹自杀”的行为取向,只能说是孟子的加强版,与吾国的儒家乃是源于同一个孟子,可见,日本文化是与儒家文化是有相当密切的继承关系的。

伫立树下,看樱花的花瓣纷纷扬扬飘于天地之间,在地上卷起一堆堆粉雪,不禁使人出神良久,生出无限的感慨来。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