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5年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元气,重新出现良好局面。

工业战线的调整

亳县的工业战线调整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坚决贯彻八字方针,强调以“调整”为主;二是工业生产紧密围绕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方针进行,从企业精简出来的职工绝大部分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并在生产安排和原料供应上,优先满足农业生产资料的需要;三是使全县手工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采取人员归队的办法,组成手工业生产社组,恢复个体手工业生产;四是整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

涡阳县对于生产无原料、产品无销路的亏损单位和产品与农业关系不大的企业关闭停办一批;对于项目重叠、布点较多的同类企业进行适当合并;对于原料不足、生产任务不大的县办全民企业和社办企业分别向集体所有的社组和生产大队转化一部分。

商业战线的调整

亳州各县按照历史习惯、地点集中、便于购销的原则,恢复农贸市场。一是明确上市物资的范围,克服以往因界限不清、造成统购统销和计划供应商品进入贸易市场的混乱现象,对粮、棉、油等物品,以县为单位,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后,允许限量上市,使社员互通有无、调剂生活。二是允许公社、生产队、社员和当地供销部门参与市场、进行交易,国家为保证18种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稳定,实行按票定量供应办法;社员出售多余的农产品,可持公社发的自产证上市销售,但不准社、队和社员充农经营。三是认真贯彻货币交易制度,坚决禁止以物易物,禁止在指定市场以外进行黑市成交,禁止干部、职工家属在市场高价出售商品。四是对于允许上市的物资,价格上本着从宽掌握的精神,主张买卖双方公平议价交易,暂不予以限制。五是对于违犯市场物价管理规定者,送交物价和税务管理部门或政法部门处理,重点打击投机贩运、套购商品、高价出售、扰乱市场的行为,严防乱查乱扣群众正当交易的物资。

文教卫战线的调整

教育战线的调整。一是调整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控制在校学生数;压缩托幼组织,停办民办小学和所有农业中学。二是将大多数农村中的公立初小转为生产大队民办。三是精简教职工,教师大部分回生产队劳动。经过一系列调整,教育事业的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大体适应,内部比例关系也比较协调。

文艺战线的调整。1963年8月,亳州各县贯彻中央和省文艺座谈会精神,对“大跃进”期间遍地开花的文艺团体组织进行撤并,解散和停办人民公社及大队办的大部分文化(馆)站。积极开展群众业余文艺活动,培训文艺干部,提倡创作和改编现代剧目,多演现代戏,多为农民演出。除梆剧团和泗州剧团适当进行精简合并、部分人员下放劳动外,各公社及厂矿企事业单位原来成立的脱产剧团、文工团和球队一律停办,业余时间可适当活动,但不得影响生产。

卫生战线的调整。1962年,亳州各县开展整顿农村医疗作风工作,着手对卫生机构进行撤并,对村卫生人员进行清退,加强对民间行医和药品管理。农村诊所尽量交给生产大队经营,技术较高的医务人员仍在公社卫生院工作外,其余人员一律下放到生产队,实行亦医亦农、有病治病、无病参加生产劳动。(李之平 陈显锋 整理)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