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合民意】这个“露水早市”有温度也有尺度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清晨5点,天已大亮,亳州高新区市政公园西北角已是一片热闹景象。新鲜的蔬菜、香甜的瓜果、热气腾腾的小吃、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南湖“露水早市”以其浓厚的市井烟火气息,成为周边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令人称奇的是,每天6点半左右,摊贩们便有序撤离,路面恢复整洁,仿佛片刻前的喧嚣从未存在。


市民正在南湖早市选购蔬菜。

早市烟火的市井日常

“苋菜1元一把,马蜂菜也是1元一把,都是今早刚摘的!”7月23日清晨6点,70岁的孔大娘一边整理菜摊,一边招呼顾客。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十河镇姬桥村赶来,面前的蔬菜全是自家闲置地种植的,为了能占个好位置,她凌晨4点便出发,只为赶上早市的“黄金时段”。“卖完菜还能回去干农活,不耽误事儿!”像孔大娘这样的农户不在少数。

不远处,来自张店乡的果农于伟正给顾客称着水果:“桃子2.5元一斤,梨3元一斤,都是自家果园现摘的,个大包甜!”他坦言,因为果子采摘时间不一,自己不定时来摆摊,城管很友善,到点提醒我们收摊,不耽误秩序。在这里做生意心里踏实。

早晨五点半后,城管正在对早市摊贩进行劝离。

城市治理的细腻巧思

“晨练完带把新鲜青菜、买份热乎早餐,这早市真是便民!”市民陈宏是南湖早市的老主顾。“这些摊贩卖的菜又便宜又新鲜,多数都是自己种的农家菜。”最让陈宏称赞的是城管的包容治理方式,“城管没一刀切取缔,让我们留住了这份烟火气。”陈宏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居民的心声。

市政公园是亳州高新区最大的公园,而位于西北角的这条不足300米的小路则是很多市民晨练的必经之地,晨练结束顺手买点需要的东西几乎成为周边居民的习惯。早市的存在,既满足了市民对便捷生活的需求,也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增收渠道,但同时,随之而来的经营超时、环境卫生等问题也一度困扰着城市管理。如何平衡经营需求与公共空间秩序,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亳州高新区城管执法支队交出的是一份“精细化管理”答卷。该支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避免早市经营对周边交通和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支队实行“定时管控”,每日清晨五点半开始,执法人员将对南湖早市摊点进行有序劝离,确保早市结束后周边区域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市容”“繁荣”的和谐共生

针对早市散场后易出现的环境卫生问题,亳州高新区城管部门创新采用“专业保洁+考核监督”模式。早市经营结束后,由环卫保洁公司负责全面清扫现场,包括清理残留垃圾、冲洗地面污渍等,确保场地干净整洁。同时,城管部门将对环卫公司的作业质量进行严格考核,定期检查清扫效果,通过考核机制倒逼保洁工作落到实处,从源头上解决早市“脏乱差”难题。

规范管理下的南湖早市,既留住了市井活力,又保持了环境整洁,赢得居民一致点赞。“买菜方便,路面干净,晨练也舒心!”市民纷纷表示,如今的早市,已从昔日的管理难点变成了彰显城市温度的亮点。亳州高新区城管部门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管理措施细节,让早市真正成为承载烟火气、彰显城市温度的“便民窗口”。(记者 赵琳琳 通讯员 王文佳 文/图)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