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1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在涡阳县新兴集打响。豫皖苏边区党委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在此举行五卅运动15周年纪念大会时,突遭千余日伪军分四路合围。在彭雪枫司令员的沉着指挥下,参会部队迅速转入战斗,历经一天浴血奋战击退敌人,粉碎了日伪军围歼六支队的阴谋,这就是“六一”战斗,一场抗日战争时期,涡北地区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战事。
新兴集精忠堂。(资料图片)
根据涡阳县党史办提供的史料记载,1939年9月初,彭雪枫司令员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涡阳县新兴集,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皖苏边抗日民主根据地;同年11月,根据叶挺军长指示,新四军游击队改称为新四军第六支队。
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动员群众参加抗战,豫皖苏边区党委和新四军六支队决定在新兴集隆重举行五卅运动15周年纪念大会,同时检阅部队。
1940年6月1日上午8时许,大会开始,彭雪枫首先讲话,而此时突然接到敌情报告,说鬼子正乘汽车向新兴集包围而来,已快到孙楼。
原来,日军得知新四军六支队举行纪念大会消息后,则集中千余兵力、汽车数十辆,分四路向新兴集突然袭来。第一路500余人,汽车10余辆,由临涣经青疃、龙山、左楼自南向北;第二路300余人,汽车七八辆,由永城自北向南进犯到马村桥、梅庙一线;第三路100余人自东向西,进至黄口一线;第四路数百人,由亳县由西向东进至泥店子一线,企图一举围歼新四军六支队主力。
面对这一突然情况,彭雪枫沉着指挥,立即疏散参加会议的群众和非战斗人员,部署各部队迅速展开,迎击敌人。参加大会的各部队在新兴集周围地区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
在新兴集南门一线,彭雪枫、张震到南门距敌最近的特务团一营指挥作战。敌军坦克攻上来,彭雪枫指挥部队隐蔽在“抗日沟”内,放过坦克,猛烈攻击后面的步兵,打退了敌军一次次冲锋,我军阵地岿然不动。
中午以后,敌人调集兵力加强了正面进攻,战斗更加激烈。为避免重大伤亡,六支队遂于下午5时撤出阵地,日军随后攻占了新兴集。时近黄昏,趁敌人烧杀抢掠之际,彭雪枫迅速组织部队向敌人发起反击。在六支队沉重打击下,敌人丢下一些尸体,慌忙向西北方向逃去。同时,北线、东线敌军,遭到迎头痛击而败退;西线之敌在前进中得知各路进攻部队失败,即退回亳县。
经过一天的激战,新四军第六支队打死日伪军160余人,打伤日伪军350余人,击毁日伪军车多辆,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六支队伤亡300余人,群众中有34人被杀,支队礼堂“精忠堂”及997间民房被烧毁。
为纪念“六一”战斗牺牲的革命先烈,1977年,民政部门在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部旧址处建造了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周围墙垣,内植松柏,园中央纪念碑高4米,碑上原刻“灵奶庙革命烈士纪念碑”。1993年8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原新四军第六支队参谋长张震为纪念碑亲笔题书,改为“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如今,战场硝烟早已散尽,陵园内的“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静矗立,无声诉说着那段浴血卫国的峥嵘岁月,也让革命精神永续传承。(记者 曾莹莹)
●忆往昔 看今朝
抗战红色热土 铺展发展新篇
80余载时光荏苒,曾被炮火洗礼的涡阳县新兴集战场,如今已是一派生机盎然。这片被誉为豫皖苏边“小延安”的红色土地,正以崭新面貌传承着革命记忆,焕发时代新活力。
“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
作为新四军四师指挥部旧址,这里的红色印记被精心守护。1992年,社会各界筹资重修“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1994年5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亲笔题写馆名。历经多次充实、修缮与扩建,纪念馆如今已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还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每逢“七一”“八一”等重要节点,各界人士纷纷前来祭奠缅怀。
走进纪念馆,泛黄的历史照片、锈迹斑斑的枪支长矛、新四军缴获的战利品,静静诉说着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其中,彭雪枫手书的一封书信格外引人入目,信中记载着“谢氏三兄弟”慷慨赴难的悲壮故事——涡阳县丹城镇谢庄的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三兄弟,受新四军感召毅然参军。谢继祥牺牲于“六一”战斗(时任警卫连连长),谢继书、谢继良也先后在对日作战中殉国,一门三烈士的事迹令人动容。
纪念馆东、西院中间的广场上,彭雪枫将军骑马远眺的高大铜像巍然矗立,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彭雪枫同志”五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铜像东侧的“彭公雪枫德政碑”是国家一级文物,镌刻着一段军民鱼水情:当年新兴集地势低洼,涝灾频发,彭雪枫倡导军民携手,奋战20余昼夜,修成一条从河南永城经涡阳新兴集流入北淝河的大沟,让群众远离了水患之苦。
“这条沟,老百姓称为‘新新沟’,并立‘彭公雪枫德政碑’以纪念。”新兴镇党委委员张镇介绍,如今,这条水沟依然发挥着排涝、抗旱的作用。
“我当小兵气雄雄,敲着锣鼓响咚咚,一起跑到东三省,咱就消灭日本兵……”94岁的刘振华老人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新四军进驻时,不到10岁的他是儿童团员,如今唱起当年的歌谣,依旧声音洪亮。老人的记忆,串联起新兴集的过去与现在。
在“六一”战斗中,新四军六支队礼堂“精忠堂”被烧毁,现在,新兴镇计划在“精忠堂”原址上复建“精忠堂”。
“规划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跟最初的精忠堂一样,坐西朝东。目前初步的效果图已经完成,待批复后即可动工。”新兴镇新兴社区党总支书记张伟介绍,根据规划,精忠堂周围还将建设配套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总占地超6000平方米。
依托革命老区优势,新兴镇还将打造红色教育旅游环线:以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为核心,串联拂晓大街、六一革命烈士陵园、寺后美丽乡村等景点,全力建设红色旅游特色小镇。
在拂晓大街,新建的古城墙与嵌入其中的“新四军进驻新兴集”浮雕相映成趣,张镇说,每逢过年过节,这里举办的灯展更添热闹氛围,红色文旅正成为带动当地发展的新引擎。(记者 曾莹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