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社区管理中心:置“物”之约,相知相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83岁的崔同济家住亳芜家园小区,长期独居,社区志愿者、网格员经常上门帮他打扫屋子,每次都叮嘱他记得每天早上把垃圾袋放在门口。“看到老人把垃圾袋放到门口,我们就安心了。如果门口没有生活垃圾等物品,我们会前往老人家中查看。”网格员卢景丽说。 

社区包保网格员到独居老人王廷宇家开展“置物之约”约定,确认老人安全。

亳州高新区第三社区管理中心辖区14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3万余人,为村改居社区,老年人较多。为满足辖区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中心党委创新实施“置物之约”志愿服务项目,与辖区老人达成约定,老人通过门口放置物品向志愿者报平安。

中心党委构建“1+N”志愿服务队伍,以党建为纽带,建立一支包含小区党支部党员、物业工作人员、低龄健康老人、热心居民等“N元”主体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联络等方式,聚焦辖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残障老人等重点群体进行摸排,着重对老年人占比高的还原小区开展深度走访,经细致筛查评估,对辖区内15户独居、失独、孤寡、残障老人采用“每日一巡、每周一谈、每月一访”的常态化服务机制,在其家中张贴“置物之约”标识和温馨提示,与老人定下了“早置物、早安心”的约定。

志愿者每天巡查时观察“置物之约”老人是否放置空牛奶盒、生活垃圾等物品以捕捉安全信号。

“置物之约”志愿服务项目还联合社区卫生院、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各方力量紧密协作,形成“发现-响应-处置-反馈”的完整服务链条。常态化开展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打造“家门口”的便民服务圈,吸引更多老年居民参与,增进邻里感情,营造和谐融洽的社区氛围。

今年以来,“置物之约”项目志愿者共走访老人400余人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20余场次,2025年第二季度,收集“置物之约”生活垃圾2.5吨,为辖区老人提供便捷服务和安全保障。(李鹏)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