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 “六尺巷”智慧,破田间地界纷争。第八社区管理中心石大营行政村张营庄村民张大哥与孙大叔是多年邻居,两家农田相邻。今年春耕时节,一场因田间地边界引发的纠纷,让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事情源于张大哥在翻整自家农田时,孙大叔认为他越过了约定地界,侵占了自家土地。孙大叔当场阻拦,情绪激动地说:“这地我种了几十年,你不能说占就占!”张大哥也一脸委屈,坚称自己是按老地界操作,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执逐渐升级。
管理中心综治办主任孙太坤得知此事后,迅速启动“六尺巷工作法”。石大营行政村书记石继豪,村干部权小腾、驻村民警董子豪第一时间赶到田间,先将情绪激动的双方分开,避免冲突进一步激化。孙太坤主任搬来两块石头,让两人坐下,语重心长地说:“咱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张吴两家为了一堵墙都能各让三尺,成就千古美谈。你们俩是多年好邻居,为这点地伤了和气多不值当。” 听了这话,两人虽不再争吵,但仍满脸不服气。
为了查明真相,村干部们兵分两路。一路深入村里,走访当年参与划分土地的老人,了解土地划分的历史细节;另一路仔细查阅村里留存的土地台账档案。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明确了争议土地的原始边界。
随后,石大营村书记组织双方及几位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在村里召开调解会。会上,村干部先展示了查阅到的土地资料,明确了边界。接着,村民代表纷纷发言,一位大爷说道:“咱们都是靠土地吃饭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这点地闹得不愉快,以后咋相处?都让让,日子还长着呢。” 在众人的劝解下,张大哥率先表态:“是我没弄清楚,差点伤了和气,我愿意往后退半米。” 孙大叔也不好意思地回应:“我刚才太冲动了,我也让半米,多种点地是好,但远亲不如近邻,不能因小失大。”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见证下,重新划定了边界,并签订调解协议。一场可能愈演愈烈的田间地边界纠纷,在“六尺巷工作法”的巧妙运用下,得以圆满化解。此后,石大营行政村将这一案例作为典范,在村民大会上分享,引导大家在遇到矛盾时,学习“六尺巷”精神,互谅互让,携手共建和谐乡村。(张岩)